高压断路器特性测试:方法与注意事项
高压断路器的特性测试主要包括机械性能测试、回路电阻测量、防泵功能验证和非全相保护测试。以下是详细的测试程序和关键注意事项。
1.1 技术文档审查
审阅操作机构手册,了解其结构、工作原理和技术参数(如分合闸时间、同步要求、触头行程)。收集安装记录、维护日志和以前的测试报告,以分析历史异常情况。
1.2 设备准备
准备断路器机械特性测试仪、回路电阻测试仪、继电保护测试仪等。确保所有仪器都已校准并符合所需的精度标准。
1.3 安全措施
在测试前断开控制电源和储能电源;释放操作机构中的储存能量。
人员必须佩戴绝缘手套、安全眼镜和其他防护装备。在测试区域设置警告标志。
确保测试设备正确接地,以防感应电压或漏电流带来的风险。
2.1 分合闸时间测量
在动触头上安装位移传感器或使用辅助触点捕捉运动信号。在额定控制电压和额定操作压力下操作断路器。测试仪自动记录分合闸时间。进行多次测量(至少3次),取平均值,并与制造商规格进行比较。
2.2 同步检查
测量分合闸过程中最快和最慢相之间的时间差。相间同步误差通常不应超过3-5毫秒;同相内的极间同步误差应更小。如果超出容差,检查传动链长度、定位或液压系统参数的一致性。
2.3 触头行程和超行程测量
使用测试仪的行程测量功能或通过连杆位移间接计算行程和超行程。数值必须符合产品标准。如果存在偏差,调整传动部件。
2.4 分合闸速度测量
在接触分离瞬间(刚分开)和接触触碰瞬间(刚闭合)附近定义段落上测量速度。计算刚分开速度、刚闭合速度和最大速度。结果必须在规定范围内。异常值可能表明液压压力、弹簧状况或驱动部件存在问题。
2.5 闭合反弹时间测量(适用于真空断路器)
测量闭合过程中初次和最终接触接合之间的时间间隔。通常要求≤2毫秒。过大的反弹可能影响灭弧性能;检查接触压力和弹簧性能。

3.1 定义导电路径
确定导电路径的关键组件:线路端子、负载端子和接触系统。
3.2 清洁测试点
使用砂纸或清洁工具去除接触表面的氧化物和污垢,以确保良好的电气接触。
3.3 测量回路电阻
使用微欧表通过主电路通入恒定直流电流(例如100A或200A),测量电压降。相应地计算电阻。典型值范围为数十至数百微欧姆。超出限制表示接触不良、螺栓松动或接触劣化,需要检查。
4.1 测试方法
当断路器闭合时,同时施加闭合和跳闸命令。断路器应跳闸一次并保持锁定—不再重新闭合。
当断路器打开时,同时施加闭合和跳闸命令。它应闭合然后立即跳闸,最终处于打开位置。
4.2 功能验证
如果只发生一次跳闸且防泵继电器可靠地锁定闭合电路,则功能正常。如果出现重复操作(“泵送”)或继电器未能动作,检查防泵电路,包括继电器、触点和接线完整性。
5.1 数据记录与分析
将测试结果与技术规范进行比较。调查任何超出容差的数据的根本原因,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或维修。
5.2 恢复设备
测试完成后,将断路器恢复到原始状态。拆除测试引线和传感器。确认无异常后方可恢复运行。
禁止在测试期间未经授权操作断路器或测试设备,以防止误操作或机械伤害。
牢固安装传感器,避免影响测量精度。
对于具有双跳闸线圈的断路器,分别测试每个线圈的低压跳闸特性、跳闸时间和速度。
在特性测试前后进行绝缘耐压测试,以验证介质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