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电流承载部分(如电气设备的金属框架或电力系统中的某些电气组件,例如星形连接系统的中性点)与地或地线连接的方法称为接地,也称为接地球。
为了避免事故和系统设备的损坏,电气系统应始终接地。
本文将讨论接地导体以及如何根据需求确定适当的接地导体尺寸。
在电气系统中,“接地导体”是指已专门连接到地(或)地线的电线或导体。地线、接地线和接地导体都是同一组件的不同名称。
电气设备的外壳或外部金属体通常连接到接地导体的一端,而另一端则连接到地面。然后,接地导体连接到地。防止因电气系统运行缺陷而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损坏是接地导体的主要目的。当一切正常工作时,接地线中没有任何电流流过。
选择接地导体的方式使其能够在条件不理想时为强电流提供低电阻路径。因此,接地导体为故障电流提供了低电阻的替代路径。
因此,当电气设备出现问题时,泄漏电流会通过设备的金属体流动。如果安装了连接在设备和地之间的接地导体,则泄漏电流可以通过地线流动。这可以防止泄漏电流通过人体或其他非电流承载部分流动。
接地导体几乎总是裸露的电线,这意味着它没有任何类型的绝缘覆盖物或颜色。这是许多情况下的条件。
然而,在各种应用中,绝缘电线被用作接地导体;因此,这种电线的绝缘涂层颜色要求为绿色或绿黄条纹。
作为接地导体使用的电线的绝缘涂层颜色在多种不同的标准中规定为绿黄色条纹。这些标准包括:
IEC-60446,
BS-7671,以及
AS/NZS 3000:2007 3.8.3等。
另一方面,在以下国家作为接地导体:
印度,
加拿大,以及
巴西,
使用带有绿色绝缘层的接地导体电线。
接地导体的功能是在出现故障情况时为具有极低阻抗的电流流动提供路径。
因此,它将电气设备外壳或本体的电压降至零。因此,对于特定应用,必须选择适当尺寸的电线作为接地导体,并且电线的尺寸应由系统的故障电流额定值决定。
在选择用于实际应用的接地导体尺寸时,标准程序是遵循导体的电流容量不能低于相导体或过电流装置容量的25%的原则。
国家电气规范 (NEC) 提供了以下表格,支持确定必须使用的接地导体的最小尺寸。